让扫描处理更简单
全国咨询热线:400-668-0107

文物修复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16 10:07:29 人气:962

b2de9c82d158ccbf49bed9ef22634c37b035412d.jpeg

  第一种是古陶瓷的修复首先是将原物拍摄写真,存档用。

  接下来是清洗工作。 把器物放入超声波清洗器内,在清水中加适量化学试剂丙酮微加热处理,把污绩、粘合剂去除。

  开机2至3小时后污绩粘合剂自然脱落。在清洗过程中,应看看清洗机内的沉积物中,是否留有古瓷残片,若有应清洗后确认与该器吻合,再将残片重新利用,尽量做到原汁原味,还其庐山真面目;要先将冲口内的黑色洗掉若无超声波清洗机,用含氯消毒剂滴在冲口上,一边用电吹风对准冲口,加快药水挥发。

  陈良说,一般这样的程序要重复进行多次,才能彻底将线内黑绩洗出,再用清水漂净,有时因黑色比较难洗,仅清洗这一个步骤就要花好几天时间。第二步是进行修复。

  一般采用的是无色透明选择用502胶或双份组环氧树脂将古瓷残片粘接复原,残缺处用瓷粉加合成材料(聚酯)制成瓷器腻子将底做平,进行补缺。 第三步是待古瓷拼装完整后,再做底色化妆及画青花等彩色和上釉。

  釉是一种新型仿釉涂料,如聚酯等。 上完釉后器物表面光亮,硬度高,装饰性强。

  有时口沿的青花直线,它中间深、二边淡,有如国画的墨韵,若隐若现,虚中有实。处理口沿时,应选择手工描与机械喷的工艺相结合,才能做到天衣无缝。

  最后是用地板蜡罩光。经修复后的古瓷,光彩如初,重现原貌。

  第二种是古字画的修复,传统的修复手段为:揭、洗、补、接、全色。 揭,是指揭尽原裱的复褙纸和托纸。

  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起着保护画心的作用,在整个修裱工作中,揭是最重要的一环,稍有不慎,或揭穿画芯,或揭伤画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洗,如果画面发霉、脏污、水渍斑斑,影响观赏,要根据不同情况洗烫干净,使其恢复原先的面貌。

  接,字画补好破洞后,应根据原来缺损前的画意、字形,接好笔,使其如出一辙,看不出破绽。 全色,这是修复字画的最后一道关键程序。

  接补后的笔致,要与画面的原先颜色、墨色统一协调,底子相合,看不出接补的痕迹。

  2.古建筑修复工艺有哪些

  介绍一下古建筑修复工艺:

  一、修复木结构基层

  1、木基层处理: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

  传统工艺:根据质量要求,分别采取一麻五灰、一布四灰或单披灰作法最为普遍。

  2、一麻五灰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最后进行磨细钻生。一般均须三人流水操作。

  3、砸麻:又叫砸干轧,粘完麻后用木压子(麻轧子)先从阴角(秧角)边沿着手轧起,后轧大面两侧,以防秧角复起(又称“绷秧”),砸麻需两个人,前面一人将头浆砸匀,奖麻砸倒,后面一人跟着干扎,做到层层轧实。

  4、刷二遍粘结浆:行话叫:行话叫“洒生”或“潲生”,就是将麻面上刷一道1∶1.5的油墙面浆料,以不露干麻为度,不可过多。趁潮湿将麻翻虚,但不要兜底翻起,看有无干麻未浸透处或有存浆,随刷随扎,将内部余浆挤出,把干麻浸透,否则干后必须空鼓。如果轧的过程中,层部已有干燥象,则在“洒生”的材料内加少量水稀释后在麻上补浆,保持湿润,称为“水砸”也必须从秧角开始。

  5、整理:干轧后要进行检查整理,如有窝浆要挤出,有干麻要补浆扎实,有露底处要补麻,复轧一遍,凡麻都要收齐,以防吸潮后油灰粉化。

  二、水泥制品基层

  水泥类材料作为基层的胀缩必性小,没有必要使麻,做两道灰即可。如有坑洼不平或缺棱短角等笔病,应由抹灰工抹平找齐。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等水泥制品完全干透才能做地仗(即基层表面处理),以免水分蒸发不出来,造成灰皮脱落;二是水泥制品表面不宜太光滑,以小订面为宜,使油灰能与基层结合牢固。

  基层处理方法是:

  将制品表面清扫干净后,饱满地刷一道用三倍松香水稀释的生桐油,使其渗入一定深度起加固水泥基层的作用。干澡后打磨、扫净。然后用“中灰”找一遍腻子,再满一批一遍,操作时刮密实;平面用薄钢片,曲面用椽胶板,干后满磨、扫清掸净。其余“细灰”、“钻生”均同前。

  由于水泥制件含有碱性物质和水分,会严重影响油漆涂层的质量,发生变色、起泡、脱皮和碱性物质皂化、腐蚀等现象,因此,在进行彩画前必须对基层面进行认真处理。

  1、对新水泥制件的基层处理:

  新水泥制件一般不可立即进行油漆彩画,须经几个月的放置期,使水分挥发、盐分固化后才可进行。如果急需进行油漆彩画,可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在表面涂刷几遍,待干后扫除停留在水泥面上的析出物,即可进行彩画。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后,进行油漆彩画。

  2、对于砖墙面上的纸盘石灰面处理:

  可用氟硅酸镁溶液或锌与铝的氟硅酸盐溶液进行中和处理,但处理过程要重复几次,每次间隔12—24小时,处理好后,清除表面的粉质浮粒,即可进行油漆彩画。

  三、其它预制板基层

  用石膏板、矿棉水泥板、胶全板等作顶棚或隔墙,难免有拼缝、钉眼及缺棱短角、不平整等问题。处理方法大致为:

  1、用油灰作基层处理

  将板材表面清扫干净后,刷一道用三部松香水稀秋的生柚油,干后打磨、扫清、掸净。用“中灰”将缝、钉眼及缺棱掉角、不平处找平补齐。干后将飞刺、接痕磨平,清扫掸净。为防止日久板缝开裂,在板材表面满糊一层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也可只糊拼缝处。糊布不要搭茬,以碰头缝为宜。糊布白胶剂可用油满、聚醋酸乙烯乳液或107胶。干后满批一道靠骨细灰,不宜厚,用铁板作阴角,皮子作大面。干后细磨,磨至无斑为止。满扫后,清钻一道生桐油。干后清理干净,便可进行彩画工序。

  2、用石膏腻子作基层处理

  板材表面打扫干净,满刷一道清油,干后打磨扫净。用16∶6∶6之石膏、光油和水调成的腻子将板缝、钉眼、缺棱掉角及不平之处补齐,干后打磨清扫掸净。调料以体积不胀,挑丝不到为准确,随用随调,量不宜大。为防止拼缝开裂,可在拼写缝处局部糊一条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干后,在糊布处满刮两遍石膏腻子。

  3.古建筑修复工艺有哪些

  介绍一下古建筑修复工艺: 一、修复木结构基层 1、木基层处理: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

  传统工艺:根据质量要求,分别采取一麻五灰、一布四灰或单披灰作法最为普遍。 2、一麻五灰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最后进行磨细钻生。

  一般均须三人流水操作。 3、砸麻:又叫砸干轧,粘完麻后用木压子(麻轧子)先从阴角(秧角)边沿着手轧起,后轧大面两侧,以防秧角复起(又称“绷秧”),砸麻需两个人,前面一人将头浆砸匀,奖麻砸倒,后面一人跟着干扎,做到层层轧实。

  4、刷二遍粘结浆:行话叫:行话叫“洒生”或“潲生”,就是将麻面上刷一道1∶1.5的油墙面浆料,以不露干麻为度,不可过多。趁潮湿将麻翻虚,但不要兜底翻起,看有无干麻未浸透处或有存浆,随刷随扎,将内部余浆挤出,把干麻浸透,否则干后必须空鼓。

  如果轧的过程中,层部已有干燥象,则在“洒生”的材料内加少量水稀释后在麻上补浆,保持湿润,称为“水砸”也必须从秧角开始。 5、整理:干轧后要进行检查整理,如有窝浆要挤出,有干麻要补浆扎实,有露底处要补麻,复轧一遍,凡麻都要收齐,以防吸潮后油灰粉化。

  二、水泥制品基层 水泥类材料作为基层的胀缩必性小,没有必要使麻,做两道灰即可。如有坑洼不平或缺棱短角等笔病,应由抹灰工抹平找齐。

  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等水泥制品完全干透才能做地仗(即基层表面处理),以免水分蒸发不出来,造成灰皮脱落;二是水泥制品表面不宜太光滑,以小订面为宜,使油灰能与基层结合牢固。 基层处理方法是: 将制品表面清扫干净后,饱满地刷一道用三倍松香水稀释的生桐油,使其渗入一定深度起加固水泥基层的作用。

  干澡后打磨、扫净。然后用“中灰”找一遍腻子,再满一批一遍,操作时刮密实;平面用薄钢片,曲面用椽胶板,干后满磨、扫清掸净。

  其余“细灰”、“钻生”均同前。 由于水泥制件含有碱性物质和水分,会严重影响油漆涂层的质量,发生变色、起泡、脱皮和碱性物质皂化、腐蚀等现象,因此,在进行彩画前必须对基层面进行认真处理。

  1、对新水泥制件的基层处理: 新水泥制件一般不可立即进行油漆彩画,须经几个月的放置期,使水分挥发、盐分固化后才可进行。如果急需进行油漆彩画,可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在表面涂刷几遍,待干后扫除停留在水泥面上的析出物,即可进行彩画。

  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后,进行油漆彩画。 2、对于砖墙面上的纸盘石灰面处理: 可用氟硅酸镁溶液或锌与铝的氟硅酸盐溶液进行中和处理,但处理过程要重复几次,每次间隔12—24小时,处理好后,清除表面的粉质浮粒,即可进行油漆彩画。

  三、其它预制板基层 用石膏板、矿棉水泥板、胶全板等作顶棚或隔墙,难免有拼缝、钉眼及缺棱短角、不平整等问题。处理方法大致为: 1、用油灰作基层处理 将板材表面清扫干净后,刷一道用三部松香水稀秋的生柚油,干后打磨、扫清、掸净。

  用“中灰”将缝、钉眼及缺棱掉角、不平处找平补齐。干后将飞刺、接痕磨平,清扫掸净。

  为防止日久板缝开裂,在板材表面满糊一层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也可只糊拼缝处。糊布不要搭茬,以碰头缝为宜。

  糊布白胶剂可用油满、聚醋酸乙烯乳液或107胶。干后满批一道靠骨细灰,不宜厚,用铁板作阴角,皮子作大面。

  干后细磨,磨至无斑为止。满扫后,清钻一道生桐油。

  干后清理干净,便可进行彩画工序。 2、用石膏腻子作基层处理 板材表面打扫干净,满刷一道清油,干后打磨扫净。

  用16∶6∶6之石膏、光油和水调成的腻子将板缝、钉眼、缺棱掉角及不平之处补齐,干后打磨清扫掸净。调料以体积不胀,挑丝不到为准确,随用随调,量不宜大。

  为防止拼缝开裂,可在拼写缝处局部糊一条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干后,在糊布处满刮两遍石膏腻子。

  4.传统的石刻保护有哪些手段

  1、表面清洗:用去离子清刷岩石表面的尘土、黑色沉积物、苔藓等。表面清洗的目的除了清

  除岩体污物外,还将滋生在岩石上的低等植物清除,以便隔绝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浸

  蚀岩石。

  2、纸浆脱盐:分三次纸浆敷涂,去除石刻内部可溶性盐,以避免可溶性盐在潮湿的空气中随着温度、湿度变化反复发生反应,结晶析出表面,造成体积膨胀而损失岩面。

  3、无水洗涤:无水乙醇清洗岩体,达到通透毛细管的作用,疏通孔洞,为渗透加固做准备:

  4、渗透加固:SAE-300弹性加固剂对岩石进行渗透加固。聚合的SAE-300在溶液中缓慢水解,反应过程时岩石的矿物颗粒被硅酸胶膜结合在一起,无副作用,不影响岩石的吸水率等物理本质特征。在岩石表面不生成隔离层,而形成均匀的强度剖面。其反应如下:

  Si(OR)+4H2O(催化剂+H2O)→SiO2aq+ROH+H2O

  5、疏水处理:涂刷憎水剂,隔绝水介质,切断污染源

  6、实验室做老化环氧树脂残留物质软化试验。

  实验结束后,两个多月内不间断的观察记录显示,实验岩面外观无明显改变;疏水效果显著;加固实验表明,未采取加固措施的十组岩样的平均抗压强度为48.8,经涂刷SAE-300试剂加固后,平均抗压强度为53.4。各项实验所显示的性能充分说明,这种材质的涂护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岩面风化速度,减弱风雨尘埃等因素的侵蚀。同时不论是SAE的加固措施、还是疏水试剂的憎水措施,都是可逆的,不影响将来采取其它保护措施的成效。

  此项SAE加固和疏水保护方式,在国内近年已有应用,如西安大雁塔顶部砖石加固:陕西半坡遗址中局部加固和陕西乾陵灰岩的加固防渗项目,从效果上分析,基本上达到预期保护目标:但是北方高寒地区山岩石刻的保护中尚未有应用的先例,此次阿城亚沟石刻像的模拟保护实验,为北方高寒地区山岩及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实践依据。

  5.如何保护古建筑

  文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包括文物制作、保护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

  文物在保存过程中,经受着两种因素的破坏,即:①人为的破坏。如古建筑、石窟寺、古墓葬被战火焚毁、被拆除或维修不当失去原貌;铜铁器、书画、竹木漆器、陶瓷等因保护、搬运不当被损坏。

  ②风、雨、雷、电、火、地震、光线、虫害、霉菌等自然因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 中国文物保护方面的技艺历史悠久,在唐代(618~907)就有用木楔拨正歪闪古建筑梁架的记载,另据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载,成都曾迁移三堵墙的壁画,经过 200多年仍完好如初。

  字画保护的揭裱技术,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漆粘石头,鳔粘木”更是流传很久的修复石质文物和木质文物的传统技艺。

  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分子材料、物理检测技术逐渐引进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欧洲一些国家在18世纪左右,曾使用以牛奶、石灰水混合的可赛因修复壁画的传统技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防护技术文物保护应遵照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方针。不可移动文物的防潮、防漏、防火、防雷、防震等,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来解决,而防虫害、鸟害等,则主要采用工程技术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办法。

  大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和含硫化合物等对文物的污染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时,应解除污染源,在国家标准许可范围内的,应绿化环境、减轻污染,同时要严格控制新添污染源。 可移动文物的防护,应首先注意博物馆库房和陈列室中的防潮、防震、防霉等防护措施,然后再对不同质地的各类文物分别进行防护,如铜铁器的防锈,砖石质地文物的防风化,丝绸纸张的防霉、防蠹、防老化等。

  修复技术木构建筑物整体歪闪,打牮拨正后,再作加固处理。构件局部残损应剔补、墩接。

  大构件糟朽中空的,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灌注加固,糟朽严重的按原制更换。 砖石结构古建筑,整体歪闪,应先做定点、定期观测,经加固后稳定的,就不再做地基处理。

  裂缝可采用加箍和灌浆的方法加固,砌体残缺可剔补,如无法剔补可局部或全部拆除并按原样重砌。石窟寺的山体裂隙,采用喷铆加固或灌浆加固,渗水漏水处要疏导、截流。

  石雕、石刻等石质文物表面风化应用有机硅类的高分子材料封护。 古建筑的修复,应做到能小修的不大修,能局部拆落的不全部拆落,尽量保留原构件,以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对于古建筑中带有雕刻的瓦兽件、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要慎重处理,尽量做到不换或少换。对塑像、壁画、彩画等附属艺术品,更不能随意修补。

  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可采取传统技艺与近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如铜器害锈,可用机械取除或用电解还原法取除;竹木漆器的脱水,可用自然干燥法,或用醇醚联浸、冰冻升华、高分子材料渗透聚合法;残毁的书画多采用传统的揭裱方法修复;近代书刊可用丝网加固;古代丝网绢帛可用熏蒸法杀菌;脆弱纺织品可用丝网加固或传统的装裱方法加固;陶瓷器断裂用虫胶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 文物修复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必须保证不损害文物的历史价值,包括文物的造型、材质、色泽、强度等,同时还要有可逆性。

  古建筑构件维修时所用的新材料还应遵守只能加强不能代替的原则。 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对文物残伤痕迹的探测、质地结构化学成分的分析和年代的测定。

  探伤常用 X光、超声波等;质地结构的分析常用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观测;文物的化学成分常用光谱、质谱分析;模糊不清、显示反差甚小的墨迹绘画等,可采取红外照像的方法;木材等含碳物质可用碳十四测定年代;陶瓷砖瓦等可用热释光测定年代。 石质文物保护技术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of Stone Cultural Relics石质文物因受到日照、水浸蚀、地震等自然营力作用和环境污染、小气候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粉化、变色、生霉、起甲、酥碱、劈裂、蚀空、凝浆、崩塌、倾覆等破坏形态。

  石窟寺保护技术首先应调查病害。调查工作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测绘地形图、窟区平面图、立面图、纵横剖面图等。

  测图方法有经纬仪导线测量、控制网测量、小平板测量。在进行立面测量、窟内石雕艺术品测绘时,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

  ②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文物所在山体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震资料,污染源及造成的危害等。

  应指出文物受到的主要危害和治理措施。③地球物理勘探。

  为解决某个特殊目的而用,要在满足物理前提与必需的工作条件下才能收效。目前利用的物探方法有:直流电阻率法寻找渗水途径,微电极系法探测石窟表面风化层厚度,声波法测石窟风化程度,地震勘探进行窟前考古等。

  ④稳定性分析。许多石窟位于陡立的边坡内,属于陡坡与洞室相结合的三向空间。

  分析其稳定性应从文物所在山体的岩性、裂隙、变形破坏过程、力学分析计算等方面进行研究,预测其变形破坏规律。对于体量较大的危险岩体还应进行结构面的分析、计算。

  预防措施是指改善文物所处的环境,避免各种风化应力的继续破坏。主要措施是在石窟崖顶作防渗排水,改变并疏通地表水流的流向、位置并切断与洞窟。

  6.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保护方法 详细点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最古老历史文物的国家之一。

  中华民族的祖先留下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大量有形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墓葬、建筑、典籍、器物、园林、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以及大量无形文化遗产,如风土人情、节日庆典,民俗礼仪、乡规民约、传统技艺等民俗文化,民谣、谚语、酒令、号子等民间口头文学,牧歌、秧歌、船歌、山歌、儿歌、戏曲、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等等。在中国文物宝库中,融会聚合着56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吸收了世界众多地区的文明精粹。

  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它们不仅是中国的瑰宝,而且也是全人类最宝贵的遗产。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向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大批文物正面临自然或人为毁坏的现实情况以及文物不可再生这一特性,国家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中国文物的显著特点是年代久、数量多。

  许多文物历经几百年、上千年,抵御自然侵蚀的能力大大降低,如果不抢救,极有可能毁于一旦。面对数量极多、亟待保护的文物,需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首先投入抢救那些濒临毁损的孤品、珍品上去。

  考古发掘是文物研究、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考古发掘必须以安全保护为前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特别要加强古代城市和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利用文物是保护文物的目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为了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作为新时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文物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有效保护,就是要落实文物保护的责任,强调文物保护首先是国家的责任,要求各级政府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同时强调社会保护义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就是在充分肯定文物所拥有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发挥其文化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把文物利用作为一项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在文物的境内流通中注重发现、收购珍贵文物。

  中国对文物实行分级保护,对于可移动文物,按照文物价值分为三级,进行科学保管与收藏。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则采取命名文物保护单位的办法。

  分级保护制度,将国家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明确地分解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使各种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利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文物合理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面。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为1384座,加上其他部门和民间兴办的特色博物馆,全国各类博物馆已达2000余座,博物馆藏品超过2000余万件,年举办展览达8000余个,对于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7.保护文物的小知识,急

  首先你要说清楚是什么样的文物啊!

  可移动文物的防护,应首先注意博物馆库房和陈列室中的防潮、防震、防霉等防护措施,然后再对不同质地的各类文物分别进行防护,如铜铁器的防锈,砖石质地文物的防风化,丝绸纸张的防霉、防蠹、防老化等。

  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可采取传统技艺与近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如铜器害锈,可用机械取除或用电解还原法取除;竹木漆器的脱水,可用自然干燥法,或用醇醚联浸、冰冻升华、高分子材料渗透聚合法;残毁的书画多采用传统的揭裱方法修复;近代书刊可用丝网加固;古代丝网绢帛可用熏蒸法杀菌;脆弱纺织品可用丝网加固或传统的装裱方法加固;陶瓷器断裂用虫胶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400-668-010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400-668-0107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