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最主要的载体是纸张。书籍用纸多通过手工将植物纤维原料经由石灰或碱处理制成,因其含碱性高,加以韧皮植物纤维韧性较强,因此耐久性较好。具有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所谓“纸寿千年”,一些古文献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扔能完好地流传于世。但由于外界和纸张自身二者交互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不少古代典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让古籍重获新生的工作中,作为古籍数字化成果之一的“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测试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涵盖390部经典古籍,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共计3000多万字。据介绍,未来三年,“识典古籍”将陆续完成一万种古籍的智能化整理
“护叶,是古籍的保护页,这节课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古本增加一张保护罩。”近日,一堂特殊的劳动教育课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拉开了帷幕。“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古本,按照破损情况进行评估。”该校“中医古籍修复”课程教师、古籍部副主任茆可人一边拿起一本古籍,一边详细地向2022级针灸推拿学院的学生授课
技术参数:★1、根据案卷扫描规格要求,稿台幅面≥A2+幅面(611mm x 458.2mm);适用于扫描各种厚度的案卷;要求非接触式扫描,不接受平板或滚筒扫描,(供货前须向采购人提供原厂证明材料),须有CT片与X光片的扫描装置;★2、为保证案卷处理的高效,要求使用自动曝光控制和颜色校正技术,传感器像素≥71兆,扫描速
(一)加工原则1.采用自动化抽取的方式开展精细化标引工作,加强自动化抽取规范和方法的研究应用。2.综合分析加工对象的文献形态、内容结构和服务需求,确定知识资源加工粒度和著录标引对象。3.根据估计文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著录与标引内容,参照文献著录规则开展著录与标引。文献所包含的各类插图和表格必须作为图表